历史事件 | 克里米亚战争
章节字数:550 阅读时长:1分钟

克里米亚战争

亦称东方战争。1853—1856年俄国与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联军之间的战争。19世纪中叶,土耳其成为欧洲列强分割的对象,俄国企图控制黑海海峡,插手巴尔干半岛,与英、法的矛盾日趋尖锐。战争的导火线是关于耶路撒冷“圣地”问题的争端。长期以来,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天主教和东正教派为争夺对“圣地”的管辖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1853年7月3日,俄国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居民权利为由,侵入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多河两公国, 7月20日,俄军先头部队攻入布加勒斯特,10月4日,土耳其对俄国宣战。11月18日,俄军在黑海南岸发动了锡诺普海线,暂时控制了黑海,同欧洲列强的矛盾激化。1854年1月8日,英法联合舰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干预俄军行动,并在1854年8月27—28日先后对俄宣战。俄军在阿尔马河战役和巴拉克拉瓦、因克尔芝会战接连失败,1855年3月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 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登位。1855年9月,黑海舰队要塞塞瓦斯托波尔陷落,俄国以惨败结束了这场战争。1856年8月30日,交战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计34项条款和若干附加协定条款。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其在近东的扩张受到严重打击,并加深了农奴制危机。战后俄法开始接近,对中近东国际关系有深远影响。


查看更多“克里米亚战争”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