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书详情
中国崇龙礼俗的起源与发展
支持设备
购买(43.50元)
文集简介
主编:
简介:

    “龙的传人”这一称呼是中华儿女对流淌在自己血脉中的文化基因的传承。中国龙起源于距今8000年的东北西辽河流域,以兽首蛇身的蜷体形态为祖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辽河流域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陶寺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都先后发现原始先民创造的崇龙遗存。青铜时代商周之时,龙纹已经逐渐定型,以文字形态固定在甲骨及青铜器之上。

    中国龙脱胎于渔猎时代,但在农耕文明时期逐渐作为雨神而存在。自西汉始,高祖刘邦自诩龙子,开创了中国帝制时代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尊的新礼。

    自此,汉族人民以龙为尊的传统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章节目录
章、关于中国龙原型的猜想
“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
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
龙文化根源的考古探索
龙崇拜起源新论
“虫形玉龙”的象征功能
中华龙的母体和原型是“鱼”——从考古资料探索“中华龙”的起源和发展
龙的来源——一个古老文化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华夏上古龙崇拜的起源
华夏文化中龙的原型考
楚辞与东夷族的龙凤图腾
略论中国龙文化的真正本源
龙的初始原型为河川说——兼论龙神话的原始文化事象
龙崇拜与生殖崇拜──楚五溪之域崇龙之谫析
章、中国崇龙礼俗源自东北西辽河地区
从考古发现看辽西地区龙的起源
蜷体玉龙
红山文化与中国古代崇龙礼俗的起源
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研究
关于红山文化玉雕龙造型的考证——兼谈中国人不是“猪”的传人
中国东北西辽河地区“龙”起源的几个问题
龙凤呈祥——从红山文化龙凤玉雕看辽河流域在中国文化起源史上的地位
章、新石器时代原始崇龙礼俗逐渐发展
关于考古发现的“龙”之界定问题——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龙”意义
史前龙形堆塑反映的远古雩祭及原始天文
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
良渚的蛇纹陶片和陶寺的彩绘龙盘——兼论良渚文化北上中原的性质
内蒙古清水河县出土巨型鱼龙状夯土雕塑及大批文物
陶寺文化与尧文化·龙文化
章、青铜时代崇龙上升为国家重礼
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
商族图腾崇拜及相关问题
“潜龙勿用”——商周青铜器上的龙纹面貌
商周青铜器上龙纹原型的区域性特征与文化意义考源
夔龙是青铜时代龙的主要形象——从玉文化论中华龙图腾的起源与演化(下)
春秋时期玉器龙纹饰的演变
章、汉代以后中国崇龙文化的流变
试论古代墓葬中龙形象的演变
四川汉代“龙虎座”西王母图像初步研究
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海龙王信仰
章、中西方崇龙文化的差异
中国龙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之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国龙与日本“和龙”的比较研究
中西龙俗比较研究
章、结语
中国龙文化的发展阶段
作品主编
辽海文明史博士在读
相关作品推荐